上海检察机关守护生态环境:从“治污”到“治本”的探索之路
元描述: 上海检察机关近年来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助力上海超大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并积极探索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的完善。
引言: 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上海近年来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上海市检察机关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公益诉讼为武器,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碧水蓝天。从“治污”到“治本”,上海检察机关不断探索,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贡献力量。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上海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探索之路,从案件办理、制度建设、技术应用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为您揭示检察机关如何以法律手段守护城市生态环境。
公益诉讼:守护生态环境的利器
近年来,上海检察机关积极履行公益诉讼职责,将公益诉讼作为守护生态环境的利器,取得了显著成效。
案件办理:从“点”到“面”的突破
从2018年至2023年,上海市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6183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329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854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12件,近95%的案件在诉前实现生态修复目的。
这些案件涵盖了大气、水、土壤等传统环境污染问题,也涉及碳排放、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保护、光污染等新类型案件。通过一系列典型案例的办理,上海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不断探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 长江流域首例跨行政区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该案保护了长江口水源地安全,为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全国首例进口“洋垃圾”民事公益诉讼案:该案确立了“违法进口污染物者承担处置费用”的司法规则,为打击环境污染犯罪提供了重要依据。
3. 全国率先办理了一批光污染公益诉讼案:该案传递了低碳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推动了城市光环境治理。
4. 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固体废物违法倾倒等方面的公益诉讼案件:该类案件推动了垃圾分类成为城市生活的新时尚,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通过这些案件办理,上海检察机关累计督促清理和回收固体废物约800万吨,为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制度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上海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公益诉讼工作制度机制,加强三级检察院一体办案,强化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协同履职,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1. 打造跨行政区域生态检察协作机制:针对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上海检察机关积极推动建立跨行政区域协作机制,共同解决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2. 加强与执法、审判协同保护生态环境:上海检察机关积极与生态环境部门、法院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成合力。
3. 推动公益诉讼与生态损害赔偿制度的有效衔接:上海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公益诉讼与生态损害赔偿衔接机制,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技术应用:大数据、无人机助推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提升办案专业化水平,上海市检察机关积极运用大数据、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办案效率和质量。
1. 建立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上海市检察机关建成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9个,配备快检箱、无人机、激光测距仪等专业设备,为办案提供技术支持。
2. 利用区块链、卫星遥感、3D建模等技术:上海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利用区块链、卫星遥感、3D建模等技术,为办案提供更精准的数据支撑。
3. 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上海检察机关积极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前预判环境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解决环境问题。
超大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的探索之路
作为超大城市,上海面临着人口密集、资源有限等诸多挑战,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上海检察机关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的路径,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长江大保护战略:守护母亲河
上海检察机关积极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根据最高检统一部署集中开展长江船舶污染专项治理,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4件,推动船舶水上排污、码头转运接收、污染物上岸处置的闭环管理,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长江十年禁渔”行动:保护水生生物资源
上海检察机关积极助推“长江十年禁渔”行动,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537件,提起诉讼219件,探索增殖放流、补植复绿,追索渔业损失和生态功能损失赔偿金2200余万元,增殖放流鱼苗270余万尾,为长江流域生态修复贡献力量。
严厉打击长江流域非法采砂:保护河道生态环境
上海检察机关严厉打击长江流域非法采砂,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5件,追索违法采砂造成的自然资源和生态功能损失费用759万余元,为保护长江流域河道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双碳”目标任务:助力绿色发展
上海检察机关积极围绕上海市“双碳”目标任务部署开展公益诉讼,助力“无废城市”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一江一河”专项行动:守护城市水环境
上海检察机关开展服务保障“一江一河”专项行动,推进“一江一河”公益诉讼巡回检察,为改善城市水环境贡献力量。
“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上海市检察机关连续三年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有力助推黑臭水体、扬尘、固体废物等问题治理,助力打赢上海污染防治攻坚战。
督促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推动问题解决
上海检察机关主动跟进中央环保督察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的问题整改,督促和协同职能部门整改销项问题49个,为推动问题解决贡献力量。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构建多元化生态保护机制
近年来,上海检察机关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构建多元化生态保护机制。
深化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同衔接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共同签订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衔接工作的会议纪要》,在生态环境损害案件线索移送、调查核实、磋商、提起诉讼、生态修复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协同配合,促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有效衔接。
累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230余件
2020至2023年,上海市累计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230余件,涉及的修复赔偿金额超5亿元,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资金保障。
《上海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实施细则》印发
2024年,《上海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实施细则》印发,进一步强化衔接模式,促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形成更强大的生态治理法治合力。
关键词:大数据
大数据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升环境监管效率、精准识别环境问题、科学制定环境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1. 环境污染监测:通过传感器、卫星遥感等技术收集环境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测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及时发现环境污染事件,并进行预警和治理。
2. 环境风险防控: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环境风险,提前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3. 环境执法监管: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排污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发现违规排污行为,及时采取执法措施。
4. 环境政策制定: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环境污染成因、污染物来源等信息,为制定科学的环境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构建
上海检察机关积极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前预判环境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解决环境问题。
1. 数据采集与整合:收集环境监测数据、企业排污数据、环境执法数据等相关数据,并进行整合和清洗。
2. 数据分析与模型构建: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环境数据,建立环境风险预警模型、环境污染溯源模型等模型。
3. 风险预警与干预:利用模型预测环境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解决环境问题。
4. 监督评估与改进:对模型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常见问题解答
1. 上海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果?
上海检察机关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通过办理大量公益诉讼案件,有效保护了长江口水源地安全,推动了垃圾分类成为城市生活新时尚,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 建立健全了公益诉讼工作制度机制,加强了三级检察院一体办案,强化了“四大检察”协同履职,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 积极运用大数据、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了生态环境案件办理效率和质量,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 积极探索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前预判环境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解决环境问题。
2. 上海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面临哪些挑战?
上海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仍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超大城市人口密集、资源有限等因素,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 新型环境问题不断涌现,例如碳排放、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对检察机关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 大数据技术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需要不断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
3. 上海检察机关如何应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挑战?
上海检察机关将继续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 深入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依法维护生态环境权益,推动环境污染治理。
- 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应用,构建更加完善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提升办案效率和质量。
- 进一步加强与生态环境部门、法院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守护城市生态环境。
4. 公民如何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
公民可以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 积极学习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增强环保意识。
- 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活动,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 发现环境问题及时举报,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5. 如何评价上海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取得的成果?
上海检察机关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 检察机关积极履行公益诉讼职责,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碧水蓝天,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贡献力量。
- 检察机关不断探索,将公益诉讼作为守护生态环境的利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 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公益诉讼工作制度机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 检察机关积极运用大数据、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办案效率和质量,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6. 上海检察机关在未来将如何继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上海检察机关将继续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积极探索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深化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同衔接,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贡献力量。
结论
上海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为武器,守护着城市生态环境,在“治污”到“治本”的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未来的上海,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打造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城市,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