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民生改善
元描述: 本文深入解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要点,分析财政政策在消费税改革、地方债、收费公路、关税、民生保障、防灾减灾以及消费升级等方面的举措,并结合专家解读和相关数据,阐述这些举措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引言:
2023年7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等领导出席并就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解答。此次发布会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财政政策走向,洞悉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民生改善中的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窗口。
财政政策:聚焦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
消费税改革:优化税收结构,释放消费潜力
消费税改革一直是财政政策关注的焦点。本次发布会明确指出,财政部将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这将对中国消费税体系产生重要影响。
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的意义:
- 促进消费升级: 将征收环节后移至消费环节,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行为,从而更好地引导消费升级。
- 增强地方财政收入: 将消费税部分下划地方,能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为地方政府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 优化税收结构: 推进消费税改革,有助于优化税收结构,降低企业税负,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消费税改革的具体举措:
- 分品目、分步骤实施: 财政部将根据不同商品的消费特点,分步骤、分品目逐步推进消费税改革,确保平稳过渡。
- 统筹考虑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 财政部将统筹考虑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确保改革的公平性,不会损害地方利益。
- 关注税收征管能力: 财政部将关注地方税收征管能力,确保改革顺利实施,避免出现新的问题。
消费税改革的预期效果:
- 促进消费增长,扩大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优化税收结构,降低企业税负,增强企业竞争力,激发经济活力。
- 增强地方财政收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
地方债:精准发力,助力重大项目建设
地方债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融资工具,对基建投资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发布会强调,将继续加大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发行力度,并优化专项债投向,确保资金高效使用。
地方债发行规模: 截至7月26日,已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1.9万亿元,预计全年发行规模将达到更高水平。
专项债投向: 将更多新基建、新产业等领域纳入专项债投向范围,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专项债额度分配: 将优先向项目准备充分、使用效益好的地区倾斜,确保资金使用效率。
超长期特别国债: 今年安排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项目,截至7月24日已发行4180亿元。
地方债管理: 加强地方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风险,确保地方债务的可持续性。
地方债的作用:
-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地方债是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推动经济发展。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地方债可以用于支持新基建、新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经济竞争力。
- 改善民生福祉: 地方债可以用于支持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项目,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增进民生福祉。
收费公路:优化政策,促进公平合理
收费公路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次发布会明确指出,将按照“受益者付费”原则,推动优化相关政策。
收费公路政策优化的方向:
- 规范非税收入管理: 适当下沉部分非税收入管理权限,由地方结合实际差别化管理,提高非税收入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
- 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把依托行政权力、政府信用、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全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确保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 优化收费公路政策: 按照“受益者付费”原则,推动优化相关政策,提高收费公路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收费公路政策优化的意义:
-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优化收费公路政策,可以更好地引导资源配置,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合理发展。
-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合理的收费公路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 提高民生福祉: 优化收费公路政策,可以降低出行成本,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进民生福祉。
关税政策:降低关税水平,促进开放合作
关税是重要的贸易政策工具,对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本次发布会介绍了中国关税水平和相关政策,展现了中国开放合作的态度。
关税水平: 目前,中国关税总水平为7.3%,低于9.8%的入世承诺,表明中国继续坚持开放型经济政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
关税优惠政策: 对约1000项商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与32个国家或地区相互实施优惠的协定税率,表明中国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开放高地建设: 在海南实施“零关税”、离岛购物免税等政策,积极打造开放高地,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与多边机制: 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深度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关税政策的作用:
- 促进贸易发展: 降低关税水平,可以促进贸易发展,扩大开放,增强经济活力。
- 优化资源配置: 关税政策可以引导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率。
- 推动国际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多边机制,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民生保障:财政支出倾斜,提升生活水平
民生保障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本次发布会介绍了中国财政支出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和取得的成果。
财政支出重点: 今年的预算安排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卫生健康这四个领域的财政支出位列前四,合计占比近50%,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民生的高度重视。
民生保障提升: 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比2017年提高了73.3%,城市低保平均标准提高了45.4%,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1亿人,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表明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财政支持科技创新: 财政大力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国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稳步上升至世界第10位,为中国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生保障的意义:
- 促进社会和谐: 加强民生保障,可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增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 提高人口素质: 加大教育投入,可以提高人口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 增强社会活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增强社会活力,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防灾减灾:资金保障到位,提升应对能力
防灾减灾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本次发布会介绍了中国政府在防灾减灾方面的财政投入和措施。
财政支持力度: 今年以来,中央财政已经向地方下拨了救灾资金115亿元,提供了有力的财政资金支持,用于受灾群众转移安置、抢险救援、农业生产恢复、水毁水利工程设施修复等。
国债支持: 2023年还增发1万亿元国债,专项用于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各地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防灾减灾的意义:
-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维护社会稳定: 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行。
- 提升应急能力: 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可以提高应急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消费升级: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消费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次发布会介绍了财政政策在促进消费升级方面的举措。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财政将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纳入设备更新支持范围,将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旧房装修、厨卫改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物品材料购置等,纳入到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范围,更好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消费升级的意义:
- 扩大内需: 消费升级可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 推动产业升级: 消费升级可以引导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经济竞争力。
- 提高生活品质: 消费升级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论:
中国财政政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民生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发布会传递了积极信号,表明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财政政策力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常见问题解答:
1. 消费税改革对个人消费者有何影响?
消费税改革可能会导致部分消费品的价格调整,但总体而言,改革将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引导消费升级,提升消费体验,最终将惠及广大消费者。
2. 地方债如何保障资金使用效率?
地方债发行和使用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金用于重点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如何确保收费公路政策的公平合理?
将按照“受益者付费”原则,优化收费公路政策,并加强监管,确保收费标准合理,收费方式透明,收费公路运营公开透明,保障收费公路政策的公平合理。
4. 中国关税水平将如何变化?
中国将继续坚持开放型经济政策,保持低关税水平,并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进一步降低关税,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5. 财政政策如何支持科技创新?
财政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6. 未来中国如何加强防灾减灾工作?
中国将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